首页    研究生教育    学位点简介    学位点简介

学位点简介

发布时间: 2025-06-30 作者: 访问量:
字号:

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科已有30多年的历史,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王阳明研究中心2个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苏区研究中心、客家研究中心,2个江西省科普知识普及宣传基地——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王阳明与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以及江西省重点学科、历史学国家特色专业、历史学第一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客家博物馆等多个研究与教学平台。2003年专门史获批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在中央苏区与近现代中国、客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王阳明与地域社会以及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专门史是学校最早的硕士学位点之一,2004年开始招生,2018年中国史获批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至今已培养输送百余名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好,其中考取博士28人。

  本学位点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学、科研队伍,获批2个江西省高水平教学团队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12名,博士27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名,江西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名,江西省高校金牌研究生导师1名。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28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余项。拥有600多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中外文专业图书30万册、中外文专业期刊百余种,为有志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研究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世界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赣南师范大学世界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于2011年获批,2012年首次招生。本学位点以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赣南师范大学新加坡研究中心”为科研平台,设置世界地区与国别史、国际关系史两个二级学科,新加坡史、东南亚区域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移民史五个研究方向,形成了以新加坡研究为特色、以环太平洋为视域的稳定的研究方向,学科建设特色鲜明。

本学位点有一支素质较高的学科团队,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9人,占比81.8%;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比72.7%。团队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西省模范教师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5人,多人次在中国东南亚研究会、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中担任常务理事或理事。近年来,学位点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多项,教学与科研成果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承担国别研究咨询、国际学术交流、留学生培养、孔子学院建设、外国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学习等多个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本学位点旨在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品质,具备深厚的世界历史与文化知识,毕业后能在本学科领域独立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文化、出版、新闻、行政、对外交流等工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或通用人才。学位点的培养条件日益完善,学科建设规范有序、制度健全,图书资料及仪器设备充足,保障了本学位点教学研究的顺利开展。在校生多人次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优秀学位论文、校优秀学位论文、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毕业生多人进入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国内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科教学(历史)是于2012年获批的专业硕士点,2013年首次招生。主要培养具备扎实历史教学理论和历史教学能力,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与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本学位点具有良好的学位点基础,其所依托的教育学是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教学(历史)所在的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其历史学是国家特色专业首批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江西省一流建设专业拥有中国史和世界史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学院建有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客家研究中心”(2003年)、“中央苏区研究中心”(2007年),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新加坡研究中心”(2018年),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王阳明研究中心”(2019年)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为本学位的发展和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

本学位点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人,占教师总数的95%;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5项,出版学术专著25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0余项。本学科拥有近100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中外文专业图书6.96万册、中外文专业期刊百余种。本学位点还与赣州中学、赣州市第中学、赣州市第一中学、南康中学等江西省重点中学签订了教学实践基地协议,并聘请了一批江西省历史学科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中学一线教师担任校外合作导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研究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学位点一向高度注重学生的培养质量。严格实行“双导师制”,重视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狠抓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等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加教学技能竞赛,学生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技能比赛、“田家炳”基金会主办的“田家炳杯”全国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技能比赛等重大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  

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创办于1998年,是江西省最早开办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院校之一。2017年正式取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学位授予权,是赣粤湘边际唯一一所具有MTA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本专业立足赣南、服务江西、面向全国,以红色旅游开发与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非遗保护与民俗旅游为突出特色,致力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深厚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系统掌握旅游管学理论、旅游开发与管理技能与方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具有国际视野、科研创新、旅游产业实操能力的应用型新文旅人才。

目前,本学位点已建成一支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与旅游业界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专兼职师资队伍。现有校内导师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另外聘请赣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李俊锐局长、大余丫山景区韩磊总经理、淦龙集团扶建梅执行总裁、龙南虔心小镇胡振荣总经理等一批业界精英、行业专家担任兼职硕导,为MTA学员进行贴合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授课指导。近年,专业教师先后获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完成政府和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5部、教材2部,发表论文50余篇,2门课程获江西省一流课程建设。建有安远三百山、七鲤古镇、江南宋城、通天岩、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10个实习实践基地,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提供了良好条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